武曉莉

Wu Xiaoli

Chief Physician
擔任職位
  • 中國(guó)整形美容協會需痕醫學分會副會長
  • 中國(guó)康複醫學會修複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需痕學組主任委員
  •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外科學分會創面與應痕修複學組副組長
  • 中國(guó)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整形與美容專業委員會常委
  • 中國(guó)整形美容協會精準與數字專業委員會顱領面專業組副主任委員
  •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應痕與再生醫學學組組委員、學組秘書
  •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激光美容學組委員
  • 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應痕學組委員
  • 上(shàng)海市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委員
擅長項目
  • Early intervention of wound and prevention of scar formation
  • Refined scar repair treatment
  • Old scar treatment
  • Pathologic scar treatment
  • Laser cosmetology
學術成就(jiù)
  • 自1993年起,一(yī / yì /yí)直從瘢痕相關的(de)基礎和(hé / huò)臨床研究。主要(yào / yāo)包括瘢痕形成過程中生長因子(zǐ)的(de)異常表達、基因治療幹預瘢痕形成、瘢痕動物模型的(de)建立、瘢痕疙瘩的(de)免疫、瘢痕光電治療等,研究結果發表于(yú)《Plast Reconstr Surg》、《Wound Repair Regen》、《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》、《中華醫學雜志》等醫學刊物。其中關于(yú)瘢痕疙瘩化學治療的(de)有關經驗發表于(yú)《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》、《中華醫學雜志》、《中華整形外科雜志》等國(guó)内外刊物,并多次在(zài)國(guó)際大(dà)會上(shàng)進行發言,目前日本等國(guó)家已将該治療方案引入國(guó)内。作爲(wéi / wèi)國(guó)際瘢痕俱樂部(Scar Club)成員,其耳垂瘢痕疙瘩的(de)手術和(hé / huò)綜合治療臨床研究結果在(zài)國(guó)際瘢痕學術會議交流中獲得好評。
  • 參研的(de)上(shàng)海市科委重大(dà)項目《傷口愈合和(hé / huò)瘢痕增生基因治療的(de)實驗研究》曾獲2004年上(shàng)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。
  • 獲得2012年國(guó)家自然科學基金、2010年上(shàng)海市自然基金及2009年上(shàng)海市衛生局基金各一(yī / yì /yí)項,獲得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各2項。
  • 專業從事燒傷(7年)及瘢痕(21年)治療工作共28年,具有豐富的(de)瘢痕診療及相關基礎研究經驗,在(zài)瘢痕防治領域有着極深的(de)造詣和(hé / huò)影響力。
專業特長
  • 瘢痕及體表小腫物的(de)精細化修複(包括面部及軀幹陳舊外傷瘢痕精細化手術修複、片狀瘢痕激光治療等等)
  • 病理性瘢痕的(de)手術+綜合治療(包括病理性瘢痕超減張精細修複+術後放療、注射、激光等綜合治療)
  • 病理性瘢痕的(de)非手術治療(藥物注射、激光、外用藥物、康複治療)
  • 外傷及手術後瘢痕的(de)早期幹預(藥物、減張、激光治療等等)